近日,长沙经开集团出资设立的科创母基金完成备案,值得关注的是,该基金将总体返投要求设置为0.4倍,这对于以往动辄2倍、3倍的返投比例而言,已然大幅下降。
创投行业迎利好
返投是指股权投资基金与其拟投项目在投资前进行约定,股权投资基金对项目进行投资后,项目承诺将在一定期限内到股权投资基金要求的行政区域内,或通过设立子公司、分公司等形式将优质的区域外项目落地本地,以促进本地产业转型升级以及推动当地产业的发展。
简而言之,返投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另一层面的地方政府招商,地方政府出钱给VC/PE机构,投资机构再按政府出资金额的一定比例投资到当地,协同当地产业升级,创造税收就业。
但在近几年的实践中,过高的返投比例往往限制了创投机构的主观能动性,甚至有的机构“不敢拿钱”。因为,往往投资人谈了上百个项目,其中愿意返投当地的仅寥寥几个,极大地浪费了投资机会,导致大量政府引导基金资金长期趴在账上,未达到充分利用,形成政府引导基金资金“堰塞湖”现象。
而本次长沙经开集团旗下科创母基金的0.4倍返投比例显得难能可贵。长沙经开区表示,为鼓励创新发展,长沙经开区积极探索容错容亏机制,完善基金考核、健全绩效评价制度,按照“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允许试错”的原则,合理容忍正常投资风险,为耐心资本松绑。为此,基金将总体返投要求设置为0.4倍,对种子子基金、天使子基金出资最高分别可达子基金总规模的70%、50%,以此吸引头部创投机构共建科创生态。无论是从放宽返投认定还是提高出资比例,都体现了长沙经开区借力资本市场助推科技创新的诚意和决心。
“看到这一消息,只能说现在招商引资的政策太卷了。”一位创投行业人士告诉证券时报记者,但站在创投角度来看,这一新政策下,创投机构受到的限制少了很多,对创投机构而言是好事。
返投比例持续下降
证券时报记者注意到,创投行业一直都在呼吁降低返投比例相关限制。
如深创投集团副总裁张键此前就曾表示:“返投加剧了子基金争取好项目的难度,降低了子基金预期收益,也可能引发投资机构外迁。”因此,他建议,放宽对返投的限制。建议适当降低返投比例,扩大返投方式的确认范围。在全国统一大市场范围内配置机构、资金及项目资源,实施开放性跨区域合作,推动区域间的返投互认。
值得欣喜的是,目前各地均已出现了不少较低返投比例的国资基金。如在2024年时,浙江省专精特新母基金公开遴选首批子基金管理机构申报指南的公告就显示,这只母基金对子基金的返投要求为:子基金投向浙江省内专精特新企业的投资金额不低于专精特新母基金对子基金实缴金额的1倍;子基金投向温州市的投资金额不低于专精特新母基金对子基金实缴金额的0.4倍;子基金管理机构旗下的所有基金、与管理人处于同一实控人控制下的其他关联方的基金投向广东省的投资金额不低于专精特新母基金对子基金实缴金额的0.4倍(仅认定专精特新母基金备案后的投资)。
此外,据母基金研究中心对部分所追踪引导基金的不完全统计,过去六年内,引导基金行业整体平均返投倍率要求下降超40%。相比过往返投比例动辄2倍、3倍的要求,现在业内的平均返投倍数在1.5倍左右。并且,部分引导基金的返投倍数要求已经降低到1倍以下。
市场化改革加速
返投比例的不断松绑只是国资引导基金市场化改革的一个缩影,当前国资引导基金正加速变革:降低返投倍数、减少返投限制、设立市场化的激励机制与尽职免责机制正在不断落地。
近两年新设的引导基金,大部分在管理办法中加入了让利、尽职免责等条款。政府设立投资引导基金的目的在于充分放大财政资金的杠杆效应,增加资本供给,有效引导及带动社会资本向产业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投资,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新旧动能转换和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
近日,深圳市南山区正式印发《南山区支持创新创业“六个一”行动方案》,除一系列抢人才举措之外,还有一项极具风向标的尝试——设立总规模5亿元的战略直投专项种子基金和天使基金,基金内单个项目最高允许100%亏损。
今年2月,广州开发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局发布了《广州开发区科技创新创业投资母基金直接股权投资实施细则》。其中创新性地提出“种子直投、天使直投单项目最高允许出现100%亏损,按照直投资金投资整个生命周期进行考核”。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整装业务已成为定制家居企业这两年重点布局的领域。作为较早入局整装业务的欧派家居,去年实现整装收入超过20亿元,成为整装行业...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