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个公司的股份回购动作变得常态化,回购行为就不会只是市值管理的一项手段,还潜藏着战略意图。
尽管上半年已经拿出近1.25亿港元的真金白银购回了近1200万B类股份,一站式服务的AI科技领航者百融云创并没有停下回购脚步。在度过中期业绩静默期之后,该公司约在两周时间内,先后进行七次回购,共耗资超2000万港元。
毫无疑问,回购旨在传递一种乐观信号,代表着管理层认为公司当前的股价严重被低估,从二级市场中持续且稳定地买回自家股份,可以起到一个“锚定”效应,用来抵御短期波动。
但是种种迹象显示,不定期进行回购已然成了百融云创的“常规操作”,如此频繁的回购节奏应该不仅仅出于熨平市场波动这一重考量,还凸显出一种长期策略。
最可能的选项是为了优化资本结构。结合百融云创的财报来看,自2017年至2022年,百融云创已经连续五年录得净利润持续增长。2023年中报显示,该公司上半年净利润达2.07亿元,同比增长121%;经调整后净利润达2.27亿元。
抓住净利润持续增长的时段进行股份购回不失为一个良好的财务选择,一方面,在公司业务上升期开展回购不会受到市场质疑;同时,回购后能实实在在地提高每股收益以及提高股东权益回报率。而且,港股和A股不同的是,港股上市公司股份购回之后只能注销,而不能用作股权激励或者其他目的,所以港股回购对公司的正面意义更强。
总结来说,通过回购来传递公司业务增长预期和为股东创造价值,这对于公司自身发展来说,其实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长期影响因子。
而实现上述意图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前提条件,那就是回购计划不会影响到公司的资金需求或者财务健康。这也是投资者面对回购的普遍担忧:通过回购增厚股东权益可以,但不要因加杠杆而丧失财务弹性。
先看现金储备方面,2021年和2022年,百融云创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分别为39.50亿元、39.78亿元。中报显示,截至上半年末,百融云创现有现金、现金等价物及类似金融资产合共37.50亿元。再看资产负债情况,近两年,该公司负债率只有10%多,总体杠杆水平处于绝对低位,加之充裕的现金储备,完全可以支撑其游刃有余运作回购。
不过如此充沛的流动性也让人万分不解,与其让现金趴在账上,为何不寻找新的增长机会,通过收购或者投资来扩大业务版图?百融云创没这么做,不代表没有这方面的考虑,公司可能在等待合适机会或者对当前市场的投资机会持谨慎态度。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在净利润上升期,最佳策略之一是保持常态化回购。按照百融云创当前的业务趋势,其净利润完全有望保持增长。该公司现有两条“现金牛”,MaaS业务和BaaS(业务即服务)业务。中报显示,BaaS业务基于生成式AI挖掘客户需求,结合决策式AI提升触达效率,最终通过撮合资产运营交付机构KPI。其作为第二增长曲线已经显现出非常可观的赚钱效应,上半年收入8.12亿元,同比增长36%。
多家券商也表示,一旦百融云创BaaS业务的毛利率水平破位上涨,将会给净利润端做出更多贡献,公司盈利能力会进一步增强。华泰证券近期发布的报告将百融云创明、后两年的归母净利润预测分别调升至4.7亿元和6.0亿元。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整装业务已成为定制家居企业这两年重点布局的领域。作为较早入局整装业务的欧派家居,去年实现整装收入超过20亿元,成为整装行业... [查看详情]